2013年2月28日

生活科學-力學-酒瓶塞


年終聚會時,不管願不願意,餐桌上總少不了酒的存在,但是對於我來說,總是不知道它好喝在哪裡,酒類讓我感覺只有苦澀,所以都以茶代酒,但是看到別人一杯接著一杯讓它流過喉嚨,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苦中作樂嗎?這次不談酒裡面的化學,而是要談論酒瓶上的物理。
為了避免杯盤狼藉的畫面出現,我還特地把空瓶帶回家拍照
上面的瓶塞已被某人打開,裡面只空餘酒氣

玻璃製的瓶口紋路有兩種,如果是螺旋型的,常會附帶金屬瓶蓋,例如高梁
而紅酒之類的瓶蓋倒不如稱為瓶塞,是直接壓進去的

這裡塞進去瓶口的並不是想像中的軟木塞,而是橡膠,利用橡膠的防水性質讓酒留在瓶內。但是在餐桌上,卻有這麼一位學校層級以上的長官開始教瓶塞中的物理,是我吃這頓飯最大的收穫。
瓶塞剛離開酒瓶時的模樣,趁大家離桌時帶了兩個回家(也只有我願意帶走)
準備將它拆解,以印證所聽聞資訊的正確性

白色橡膠是軟的,用手就能感覺得出來,但是軟中帶硬,那就是裡面還藏有其他東西了。所以將瓶蓋封模除掉後,藉由一些工具和止滑手套,一步步地扒開它的外衣,看看裡面的構造是否如長官講得那樣。
綠色部分是瓶蓋,附有螺紋以增加與白色軟橡膠的摩擦力(說真的,不好取下)
瓶蓋由兩個零件所組成,可分為上下,也可以內外來區分

圓形平板到裂開的螺紋之間為一個零件,而瓶蓋下方衍生出一個圓柱是另外一個零件。兩個零件相互組合,由中間的圓柱穿入螺旋分裂紋路的中央中空部分,當疊合的部分越多,螺旋紋路分裂得就越開,白色橡膠也就被撐得越大,增加了正向力,也增加了摩擦力。

也就是說,想把瓶塞拿起來的時候,手指必須捏住蓋子往上提,等於是將中間圓柱稍微抽離,讓分裂螺旋紋路向中央靠近,橡膠內縮之後就會比較容易取出蓋子。相反的,如果想裝上瓶蓋,只要將蓋子下壓,中間圓柱自然會向下讓分裂螺旋紋路向四面分開,橡膠外擴之後就會緊密貼合玻璃瓶頸。
左右兩張照片互相對照,即可發現螺旋紋路張裂成四片並向外擴張

萬一沒有酒瓶塞或丟了怎麼辦?曾經在一個台灣設計師的攤位買了這個酒瓶蓋(The Magic Cover),它是一體成型的橡膠製產品,有個圓環圈柱瓶頸,圓環一端接著比瓶口尺寸稍小的圓蓋。在使用時,把圓蓋稍微撐開套在瓶口,就會自動縮緊將酒瓶密封。
雖然自己用不著,但還是支持一下台灣本土的設計及創意小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