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研習紀錄-物理腦與化學腦


在沒有科學家這個稱呼的年代裡,從事相關活動的人都自稱或被稱為自然哲學家,原因在於以自然為師,從自然中了解萬事萬物,所以從裡面這麼多的現象去分門別類的話,實在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族繁不及備載」,光是物理學科裡的領域羅列出來就令許多人望而生畏,倒抽一口氣,化學的研究類別也是如此複雜。

不過物理學家的「物理腦」與化學家的「化學腦」會不會有所不同呢?當然會,也當然不會。不會不一樣是因為秉持著科學方法的研究者的基本養成訓練,及至實驗研究都應該是一樣的,在觀察紀錄、假設提問、驗證推理、歸納統整及應用發展等方面,都應該是求真求實的。會不一樣是因為養成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環境刺激不同,所以採用的工具及解決的方法就會出現差異,而致使思考邏輯上會有差異。

學物理的人會不會覺得學化學的人怪?反過來說,學化學的人會不會覺得學物理的人怪?在大學時,我會有這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一種在競爭下油然而生的產物。不是說不好,而是做事方法與切入觀點的不同,像學物理的人不見得喜歡背一大堆的知識或處理瓶瓶罐罐的溶液,學化學的人也不一定喜歡動刀動槍或拆解各式各樣的東西。如果兩方都是喜歡動手做,拿的工具和材料也不一定會相同。

不過相對的,也有值得互相學習的地方。像底下的滴管收納方式,對於物理人來說會覺得不錯、頗有巧思,但是對於化學人卻是司空見慣,理所當然。只要膠帶、吸管及訂書機(針),就可以保持實驗桌上的清潔。安裝方式很簡單,按圖索驥就好,就不在此贅述。
圖中為亞甲藍溶液,是常見的染色劑,但染上之後不容易洗滌
瓶身旁多加一支吸管,就可以讓汲取用的滴管有棲身處

有時候坐在台下聽化學老師的講座,看到並聽著講師研發了什麼東西,筆記之餘也思索著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取代某一部分的設計,或是找出多餘的設計精簡出另外一種但效果不輸原創的作品。學別人的撇步很快,拿別人的教具來使用也很容易,但也要求自己要尊重他人願意分享出來的創意。
演示者:柯人彰老師

對於(平常有在想東想西的)物理人來說,身邊的物品都是素材,接觸的工具也不在少數,所以有極大的可能讓生活環境不小心就像資源回收場一樣,許多東西都捨不得丟,因為它們「一定有用處,只是人腦暫時還沒想到」,這是人的問題,不是素材的問題。如果真的隨手就把它給扔了,等到需要派上用場時就搥胸頓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