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生活科學-生物-木棉絮語前傳



「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沈沈的夜徘徊在木棉道,輕輕的風吹過了樹梢。」這一首民歌年代人人朗朗上口的「木棉道」,將木棉的起起落落盡訴於歌詞文字之中。四月份開車回高雄老家時,晴朗的天氣伴隨著微風,也讓花白的棉絮從擋風玻璃前飄過,讓人察覺到夏季即將來到。
身為高雄人,就不能不知道高雄市的市樹是木棉。每年二到三月的春季,就能看到花苞一個個先搶好樹梢的位置,等時間一到,滿樹的淡黃及橘紅色花朵,一同攀上乾枯光禿的枝條,所以它的名字又叫「攀枝花」,遠遠望去,又像是一把把烽火綿連,又有人管它叫「烽火樹」呢!
木棉的果實為蒴果,比拳頭稍小,外觀呈長橢圓形,5

內有非常多的種子,外殼也被滿了棉毛

四、五月間,當果實成熟至飽滿裂開後,內壁中的絹狀纖維便會隨著果殼的迸裂而上演一幕幕「呼之欲出」、「爆莢飛絮」的戲碼。掉落在地面後,又會在樹下形成四處散布的棉花團,所以才有「木棉」這個稱號。如果仔細地找,就能在棉絮中找到一粒粒卵圓形的種子呢!
種子的外觀呈深褐色卵圓形,比一元硬幣小了很多

棉花是在種子表面的東西,又稱為棉絮,屬於植物纖維。其中有的棉絮柔細潔白,有時密集的棉絮會呈現淡淡的褐黃色,質地輕巧蓬鬆,易受空氣浮力所撐托。整個包裹在乾棉絮內的種子也因此隨風飄零散播,所以主要是以「風」為媒介,移到離母株遠一點的地方。或者黏著於人或動物毛皮上,偶爾也可以算是利用「動物」幫忙傳播。
利用保鮮袋承裝,免得棉絮乘風而起,也節省了存放的空間

不過棉絮潮濕時,水的表面張力使得棉絮移動不易,這時反而可以作為種子發芽的溫床呢!還記得小時後讓綠豆發芽時所用的棉花嗎?以增強繁殖功能的觀點而言,進可攻退也可守,萬物適應環境的機制實在令人佩服。

台灣早期引進木棉,主要是看中種子裡的棉絮纖維多,可以用做棉被、枕頭等充填材料。但是引進後才發現木棉棉絮的纖維短、吸濕性強,容易透水但是卻不容易乾。也就是寢室所用的棉被、枕頭需要易乾、易透水洗滌的特性,但木棉棉絮卻無法滿足這一方面的需要。

如今台灣各地的木棉,開花時雖然很漂亮,但常因花瓣掉落路面被人車壓過後,在地面上產生一整片「橘色的異物」。而其棉絮更是為人所詬病,除了易因潮濕而黏附髒污,更會因為飄忽不定而妨害交通視線。飛舞的棉絮也很容易引發呼吸道過敏、氣喘等令人不適的症狀,所以常常受到附近居民的抗議。以往引進木棉是因為其經濟價值,但相照於現在健康及環保意識的抬頭,遭受始亂終棄的下場跟棄如敝屣的氟利昂可稱得上是一對難兄難弟。

生物的部分介紹完了,理化的部分呢?敬請期待即將上檔的科學玩具─物性─木棉絮語(烽火連三月),你會發現科學原來也可以這樣玩,俯拾皆得的素材價值決定在於人綿延不絕的創造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