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研習紀錄-科學同好會

從以前剛進教職時,總是渴望著參加動手做的活動,帶回一些由各種媒材結合起來的教具,把自己收集的東西和從研習中製作的成品做結合,每次有這種研習資訊的時候,都擋不了當時在偏鄉服務的我從山區跑到平地的衝動。當然,不是每次的收穫都滿滿的。
只要活動內容互動多、質優、流暢,那付不付費對有心人來說不是問題

相對於一些演講式的學術或宣導研習則是興趣缺缺,因為這一類型的資訊若是可以從網路上查詢到相關資訊,對於我來說,呈現出來的就只是演講者經過整理的資訊而已,和專家學者編纂的書本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多了簡報檔和聲音而已。既然這樣,我也可以從網路上找到我要的東西,差別在於肯不肯花時間,搜尋的功力高低決定了時間,而且不見得所有資料都要照單全收。如果研習像是學術發表,不能提供創見、讓學員反思的話,那就只是在消耗經費,這不全然是講師的問題,而需要中間的承辦人去了解講師的特質以及想辦何種品質的研習。

研習的重點不是在像海綿一樣把水分吸得越多越好,讓自己顯得有份量,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後設認知」這一塊,知道自己已經會的和仍然不足的地方,所以我會將研習過後的東西整理、吸收與再製,寫成心得筆記。
提出教學現場中的發現與疑問,再讓學生透過實驗控制與分析來解決問題
常常會發現做了比說了更有說服力,但需要有目標的引導

如果是有錄製影片的場合,過程中會先寫流程、方法與注意事項,因為那是第一手資料,邊寫邊思考,當下就能消化一點點。這時,錄影機及相機便顯得很重要,因為那可以彌補感官的不足、記憶的衰退以及找出被忽略的細節。即使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會把這些影片檔再拿出來複習,因為會有不同的心得。

隔週、幾個月,甚至是數年後,心得是不完全一樣的,甚至會發現當初沒有發現的點,所以這些影片都在光碟中一張張地保存好,研習文本也是一本本的分類排好。腦中會有索引,資料隨時找就有,量一旦多了,就會希望質的部份也提升。
 
分享的力量很大,但這是科學教育交流中蠻重要的一環
拋磚引玉的感覺常常會出現,也常常引出級數超乎你我想像的大咖

網路或研習上會遇到一種人,不管是年齡大還是年紀小,常常脫口而出「我早就會了!」、「很久以前就看過了」……諸如此類的話,這些在我個人聽起來是輕浮躁動的,接下來往往會在底下balabala……擾人而不自知。因為在覺得自己已經見多識廣的前提下,就已經宣告自己封閉了感官通道,受器可以吸收的質與量就受到限制了,跟自我了結沒什麼兩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