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教學現場-教材教具上的疑問


年中拿到教材教具簡介本時,總會看看各家創新的配套與架構流暢度,不管是K版、N版或H版的簡介內容,總是會將所要呈現的架構編印成冊或是以單張海報簡介創新的部分,然而在紙質和印刷精美這上面的花費驚人,也讓我感嘆這好像甄試一樣,似乎非得弄得華麗萬分才上得了檯面,才表示認真和誠意。

事實上,既然拿給每位老師做為選書的依據,我就會認真地看過每篇文章、圖案、名稱、標題,甚至包括架構與文句是否通順,因為選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不過就某版而言,雖然有些教具不錯,但我發現在內容介紹上有些科學概念的引用是錯誤的,而且感覺並沒有經過專家審核就急著推出來,因此不對的地方還不少。

很可惜的是,雖然內容創新與介紹豐富可以加分,但引用錯誤就會扣分,而且扣得更重。看完今年的資料沒多久,業務人員便急於想把資料與樣書回收,更啟人疑竇,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不過為了不影響選書及其他教師的專業判斷,所以選擇在半年後才Post文。

在這裡先提出幾個應該注意的地方,例如……
這個「光折射吉他」似乎跟折射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紅外線行進路線被阻隔後,感應器接收不到反射光才會驅使音樂IC發出訊號

同樣的東西又被稱為「紅外線吉他」
不過揚聲器這種被動元件怎麼會感應呢?感應的是其他元件啊~

還有一點一定要提到-「不能省略科學名詞裡的任何一個字」,像上圖中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教具包的簡介中有疏漏掉一個字,最好是能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種力量名稱完整地闡述出來,而不是寫「反作用」就好了。
「神奇感應UFO」的簡介也很神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
不過上升與下降並不是由這兩個力來決定的,還有重力耶

如果發光香檳杯是利用水中的離子來使LED燈發光,那就太厲害了,如果把「水」改寫成「水溶液」,甚至是「電解質水溶液」,相信會是更好、更貼近的敘述。另外,這個教具並無法達到最後一句的功能-「讓學生理解電流的應用」,因為溝通電路的是水溶液中的正負離子,而不是電子。
看到這個就無言了,「水中的電子」……
第二行到第三行的贅字(電解質與強電解質?)實在太多了

水裡的氣體壓力……什麼鬼?

至於樣書內容,翻了一下就心裡有數了,內文所提到的敘述大致還好,也朝快樂學習的方向去編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史的考證部分有待加強。在這裡提出兩個例子,其一,「阿基米德的死光」雖然是史書上的紀載,技術上或許可行,但傳說的成分居多,而不是史實,這個科學實驗重現失敗的例子很多,不管是MIT所燒的漁船還是流言終結者的檢驗,都只能在船體表面燒灼,況且羅馬的船艦又不是紙糊的。
教師在引述時須特別注意其真實性與應用性,好玩與刺激並不是重點
若能引介到可以小組可以合作製造的太陽爐設計競賽會更好

翻到二上最後一個單元,差點沒跌坐下來,因為看到道爾頓發現原子的示意圖時是當場傻眼的。提出原子說的道爾頓是如何發現原子的呢?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向學生說這一段不存在的歷史。因為道爾頓提出的是原子不滅的概念、元素與化合物的組成、隱含在化學變化中的原則,並不代表他看到或發現到原子這個微小的粒子啊!
第一位發現電子(次原子粒子)的湯姆森卡文迪西實驗室的主任
也培育出像拉塞福這樣在核子物理領域內的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