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活記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記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8日

科普閱讀-玩玩具,學科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3962?loc=003_018
單元一、化學與生活
可擦拭螢光筆-擦得掉嗎?
妖火魔炎-科學的怒火
消失的墨水-眼不見為淨?
保利多黏土-斷絲不連
酸鹼空氣砲-養生之外的選擇
隱形筆-隱形與再現

單元二、聲音與光
幻覺陀螺-挑戰你的視覺極限
水鳥笛-給它水喝,讓它唱給你聽
玄機杯-水中乾坤
立體變換卡-因人而異變變變
竹蟬-別讓它成為寒蟬
泡泡-吹出彩虹
指上投影燈-越暗越美麗
玻璃響笛-吹彈可破
偏振陀螺-非黑即白之外還有什麼?
球塔-只聞樓梯響?
潛望鏡-滿足你的想像
糖果喇叭-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音箱
聲音果汁機-看見聲音在跳舞
轉頭恐龍-畫龍點睛的奧妙

單元三、熱與溫度
走馬燈-戲看人生
抽氣罐-爭一口氣
蒸汽船-噗噗向前行
變色馬克杯-杯具的浮現

單元四、壓力與浮力
吹線象-真的不是吹牛
泡泡龍-一張嘴就令人驚喜
空杯來水-杯中之水天上來?
爆炸聲火箭-怦然心動的感覺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aletopb/books/06/?loc=002_007
單元五、力與運動
下樓梯-擋不住的衝動
水中沙漏-阿基米德與牛頓之間的拔河
出氣球-紓壓小幫手
可愛動物拋接球-向上提升向下沉淪
平衡鳥-命懸一線間
平衡檯-球往哪裡滾?
奈米蟲-軟Q又帶勁
捲尺-能屈能伸
達摩不倒翁-旁敲側擊別猶豫
蝸牛球-超乎想像的慢動作
黏球玩偶-越爬越低的蜘蛛人
魔術環-輕挑一下又何妨?

單元六、電與磁
手壓發電手電筒-無中生有的磁動生電
用吹的蠟燭-呼之即來,吹之即去
飛天魔法棒-啊~就是好棒棒
電流急急棒-別在終點前爆炸
電漿球-與高壓電的親密接觸
磁力抽籤組-科學的選擇
磁珠平衡台-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磁轉小花-磁來運轉的秘密
機器昆蟲-噓!別讓它嚇一跳

單元七、機械與能量(古早味童玩) 
太空軌道-一切都要上軌道
竹單槓-高手高手高高手
發條玩具-能量機械總動員
跳豆-滾落凡間的精靈
翻板-神龍擺尾

附錄、科學探究課程設計
教案-光碟氣墊船
學習單-光碟氣墊船

2014年10月25日

科學玩具書籍-玩玩具,學科學(作者:王德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3962
如果,你起身離開電腦,轉而走進了自然。
會逐漸察覺到在大自然面前的人類有多麼渺小與不足,
認清了眼前的世界,
將令人不再趾高氣昂、桀傲不馴,
而是更願意透過感官去觸摸科學的真,
體察萬事萬物背後運行的原理,
謙卑的放下身段,
虔心地跟自己對話,
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風景,
才能顯耀思考與判斷的價值。

本書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與你交流,就像是隱形的導覽,沒有壓力與進度的閱讀,也儘量不提及繁瑣的數學運算,隨時可以拿起來充電。一步步引領著你從不同的角度看見玩具背後所隱含的科學原理,也讓伴身同行的夥伴們明白科學不是教科書上艱澀的專有名詞,而是理解真實世界的一種方式。每一篇介紹就像探索眼前的實物般,將暖意捧在手心上,看見它們的美,讓人不再沉溺於茫茫的網海中。

只要你願意,一定會有些不同於以往的新發現!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3962


有別於一般的科學書籍將生冷的科學名詞硬嵌入在文句之中,本書讓讀者在閱讀時覺得僵硬難以入口,作者以和讀者討論、對話的方式來撰寫科學玩具的特質與功能,摒除拗口的艱深名詞與數學公式,從事件發生中的現象找立論證據,因此即使是沒有接觸過該玩具的小朋友、覺得理化是很艱深難懂的在學學生或已經遺忘科學美麗面貌的大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適合自己閱讀與共同討論的空間。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走上跟科學相關的路途,但是都可以透過本書來領會科學的真、善與美。「真」的意涵在於本書在文字以外,輔以圖片說明,也就是除了完整的質性介紹之外,還利用照片來說話,增加證據的真實性。「善」的面向在於使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將科學素養融入在娓娓道來之間,由於脫離不了生活,每個人的視野與生活經驗決定了怎麼解釋這個世界。「美」則是一種力量,科學並不是高高在上,或者研究只跟科學家有關,每一篇文章都從生活中取材,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參與其中,摻入自己的想法後,將改變自己的力量發揮出來。

基於這樣的理念,本書與條列分明的食譜式科學遊戲書大異其趣,也與純文字的科普文本不同,讀者可以跟著文字的排列找出適合自己閱讀的方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解釋同一個現象。即使曾經被冰冷科學打擊過信心的人,也能在字裡行間找到溫暖、善意的分享。

訂購網址:博客來

2014年3月17日

生活雜記-尋寶屋,詢寶趣

在墾丁大街上有間尋寶屋,相較於其他吃吃喝喝商店的更迭,它似乎顯露出不畏風雨、屹立不搖的感覺,不管什麼時間去墾丁,總能看到滿滿的遊客在店內瀏覽,想看看平常看不到的東西,也想找找不一樣的刺激,不管是木製玩具、陶瓷擺飾、錫製藝品,還是瓶瓶罐罐的玻璃製品,分門別類的擺設就是吸引目光的一種方式。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去夜遊,肯定會進去逛一下這間照明充足的寶窟
看看別家店沒有的東西,也想像一下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

但是要讓遊客願意進去,首先就是貨品的量就要充足,各具特色的款式要多,然而大街上的哪一家無不絞盡腦汁盼望來店率能提高,哪一人不希望生意不只做一次。有人看到衣服好賣,衣飾店就接二連三的開,也不管街上同質性的店已經多到去哪一間店看都一樣。有人覺得小吃攤收入不錯,便恨不得街頭巷尾都有自己的攤位,讓遊客走過、看過之後不會再次錯過。
從店面的落地玻璃看過去,整家店的地上、架上或是天花板已經被占滿
大大小小、不同類別的童話造型玩偶讓人駐足,讓人願意花時間細細品味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與眾不同的市場區分,也就是獨特性。即使貨品的量再多,總是有別家店的口袋更深;款式再怎麼日新月異,別家店一看到也會一窩蜂群起效尤,今天的獨家新品,過不久每間店面都有。

這和科普活動營隊有點類似的是,你現在引入什麼新鮮的課程,別人也馬上仿效引入一模一樣的活動,今天研發了獨特的活動,明天過後成為他人的活動主打,著作權會在三轉五轉後自動消失,甚至同樣活動設計卻冠上不同人的名字,不論是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或是黯然消魂飯,就像食神比賽的經典台詞一樣,抗議無效!

因為課程東拼西湊、內容五花八門、四處捕獵創意、堆疊豐盛吃到飽的有名講師不是沒有。重點在於講師究竟思考過活動設計的主軸是什麼了沒?有沒有試過不同的切入點可以為學員帶來了什麼?過程設計觸發了何種架構聯結?留下了多少疑問的種子?引燃的火花能持續多久?這都是莫忘初衷才能想得清楚的問題,勿讓名利與掌聲引導了方向。

2014年1月10日

生活雜記-五十萬的紀念

一個段落結束時,另一個承接也該開始。從在奇摩部落格的五年中慢慢將一篇篇想法構築出來,畢竟科普這一塊的讀者是小眾,所以一開始的參訪人數是很少的,不過我並不在意這個,而是以把腦袋中的想法整理出來為目標,那是一個鍛鍊的過程,因為除了原本的思考邏輯外,撰寫過程中的靈光一閃地發現新觀點反而是讓我更開心的事。

去吧!就決定是你了。在決定這些文章浮上檯面的先後次序時,或多或少都帶著自己的安排,不一定是先寫完的先貼出來,也有少部分是馬上寫馬上貼。每篇文章看似身處獨立的領域,但其實是有其一定的相關性,也許現在還沒想到,可是一旦看出了關聯性之後,就會發現這些獨立的知識逐漸將脈絡連結成一個漸趨完成的系統。
以前的界面會把回應數量表達出來,但是隱藏回應的數量卻是要登入才看得到
然而超過千篇以上的回應,都有對答與思考過的痕跡

寫文章是整理內在無形的與外在有形的,附帶的價值是自娛娛人,起承轉合的循環會一直下去,即使有喘息的過程,但也是為了再度啟動,重新審視一下方向再出發。有圖又有文是既定的方式,最好再加上操作影片輔助,不過需要像以前一樣寫那麼多嗎?這是一個思考的點,同時也是雙面刃。

年紀越大,要完成的事也越多,擔負越大責任的同時,一點點回饋上的小快樂可以讓人滿足很久。

2014年1月6日

生活雜記-猴子臉與豬太郎

幾年前在高雄市公務人員人力發展中心的邀約下,到蓮池潭旁的蓮潭會館擔任半天的講師,不過有個習慣是這樣子的,若有榮幸擔任講師且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通常我會待滿全場,也就是從研習開始到結束全程參與,加上其他講座都是科教界種人耳熟能詳的一時之選,所以一待就待了三天。

不過,活動是在國曆七月時舉辦,從台南開車高雄連續往返三天對自己的精神、體力及荷包也是不小的負擔,所以除了自己講課的那一天外,其餘兩天就選擇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台鐵,而且自從當兵後也真的很久沒體驗坐火車的感覺了。

在永康站等待區間車進站時,總會在月台上走走看看,就這麼看到了傳說中的「猴子臉」,莫非台鐵也中了江湖上訛傳已久的「猴毒」?(這樣子亂下標題會提高曝光率吧XD)
在站內停放的其他車種,車廂下的輪子有明顯的白漆漆上的符號
遠遠一看,最右邊車輪輪軸上的組合還蠻像有尖下巴的猴子臉

最左邊則是一組高興不起來的表情符號「:〈」
其實它是開關閥門,一個開字與一個關字形成了眼睛,弧形雙箭頭則是微彎的嘴巴

這是在等待火車到來時的一個小小聯想,也不是農曆七月時的靈異事件,而且每天看到110V三孔插座時都會有讓人開心(?)的感覺。後來,在另外一個地方等待時,同樣發現一個物件的組合就像人臉上的五官一樣精緻。

櫻桃小丸子所屬的三年四班,裡面的人才濟濟,不管是行為或是長相,每一位都有特色,除了紅花以外,綠葉人物也不少,其中一個就是講話時每句話的後面一定會有口頭禪-「噗」的富田太郎,而且還一家人都有這種習慣,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Google一下豬太郎的圖片就能找到他的本尊。
國道某休息站廁所外的牆上掛著一顆頭,有細眉毛、小眼睛、豬鼻子和大嘴巴
其實它的功能是可吹出熱風的烘手機,真的會「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