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魔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魔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2月28日

科學玩具-電學-魔術手指燈


這是魔術手指燈,從外觀來看,跟大拇指沒什麼兩樣

如果從另外一邊看,就可以發現裡面暗藏玄機

其實裡面有雙面泡棉膠、電池、LED燈和泡棉
最底下的雙面泡棉膠是固定整組裝置用

銀色的鋰電池提供LED電源,並且選擇大小適中且較薄的電池,因為平時不用的時候,電路要處於斷路狀態,所以LED的一腳和電池相接觸,可以的話就焊接起來。但是另外一腳則是用泡棉隔開,在泡棉上面的那隻腳最好用鉗子彎曲一下,避免刺傷自己。
使用的情況,利用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按壓動作
使得電路得以接通,LED因此而發光

不過不會從這種角度給觀眾看,這樣很容易被看穿

要將拇指燈對著觀眾才對

起始的手勢是這樣的,不刻意看是不容易看出來的

這就是魔術手指燈的表演效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3年2月4日

生活科學-是科學還是魔術?令人起疑的「杯水不掉」


當我這三天連假其中一天窩在家裡時,手拿著遙控器東轉西轉的,搜尋著有沒有坐在沙發上的休息時間裡值得我觀看的節目。其實,日本的節目雖然有它的精緻性,但看久了也會產生倦怠感,尤其是怎麼轉都會看到吃東西、吃很多東西、吃一大堆東西,或者是拆房子、改造房子、重建豪華的房子……

但是當我轉到新聞台時,卻發現一段YouTube上的影片正被報導著,不但困惑著三名教理化的老師,只淺淺地提到表面張力及附著力等科學名詞,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另外新聞畫面中也有訪問一位魔術師,他的說法是可能加入了果凍粉之類的東西使其暫時凝固,但也沒有親自操作一遍供大家參考,最後只留下了一堆「???」。

我則是馬上上網尋找這一段影片,只要用對關鍵字,其實並不難找。但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麼樣都不能說服我這件事真的會發生。尤其是沒有一鏡到底與多段畫面的剪接,讓我對於它的真實性打了一個大問號,它究竟是科學、魔術還是電腦特效?
假設它真的是「科學相關」影片,那麼我就試著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關於影片中所提到的蒸餾水,我的見解之一是「如履薄冰」。由於蒸餾水當中的雜質、氣泡與凝結核少之又少,所以當水結冰的時候會呈現透明無瑕的固體狀態,而不是中央部分白花花的冰塊。

再加上結冰的時候,是由外而內的方向構成冰晶。所以如果在理想狀態下,就可能可以做出只有外殼是冰塊,但是中間部分仍是液態水的結構。當杯子抽離時,就會維持一段時間,接著就等最外層的薄冰殼熔化至有些微裂縫的臨界狀態,液態水便能破冰而出。

難道你不覺得影片131秒時的「水」有點奇怪嗎?看起來像是在旋轉的水,但是卻無液體旋轉時的應該出現凹陷。又或者像是魔術師說的果凍粉,那麼最後為什麼會破掉,使得水流滿桌?這麼說好了,影片中是有破綻的,仔細找就找得到。

其實我不太相信「太超過」的事,所以我以魔術或電腦特效的角度來看待它,因為有些過於神奇的現象正在挑戰我的認知,所以在我的認知與後設認知裡正在發生衝突,也許哪一天它會成為流言終結者的題材也說不定。
如果我來做,我會選擇更簡單的材料,那就是(????和??),只要知道了「江湖一點訣」,你就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我也學著用魔術師的言語,想知道?留言交流吧,不用教學費,但是記得附上你的大名及服務學校(單位)哦!

2012年12月24日

科學玩具-魔術-神奇飛碟


還沒買到這項產品,因為產品剛推出來。在網拍的魔術區可以找到,是一種不用裝電池,也沒有遙控器的魔術玩具。但是NT$650的高價位,說真的實在是太貴了。
手法不便透露,可以先行思考一下,但魔術的成分居多,至於科學原理嘛,看看就好!魔術不一定完全和科學劃上等號,但是科學可以是魔術。

不過下面這段影片中這位蒙面的小弟,到最後階段似乎露出了一點點破綻,也還好他把臉蒙起來(但我還是建議用牛皮紙袋套著比較方便)。因為,他犯了魔術師這一行因為技巧不純熟而洩漏機密的大忌,使用的是魔術道具中像是撲克牌漂浮旋轉中的隱形線程技術(Invisible Threa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