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9日

生活科技-自造-電話轉轉盤

使用平常看到報廢的旋轉椅時(因為下方的鐵件脫銲了),就撿回來儲放的現成木質椅面,並搭配山毛櫸短木條,以太棒膠、F50釘固著,等分周邊成為座腳,完成矮圓座。下方的空間可以用來放置沒什麼機會響起的網路電話。

滾珠及圓盤也是旋轉文具盒所遺留的零件,螺絲釘是用來將圓盤定位及調整圓盤與底座的間距,這兩項加在圓座上方形成放置電話的轉盤。由於電話話筒被拉扯時,主機會移動或掉落,所以使用奈米網格雙面膠帶(魔撕水洗萬用貼-2.0超黏)固定。

就這樣,360度無死角,任何方向都可以接聽的「電話轉轉盤」就完成了,想法由來已久,但就需要一股衝勁動起來,希望對辦公室工作夥伴有所幫助,來電不漏接。


使用帶鋸機將山毛櫸鋸成8公分短木條,高度剛好可以放入另一台話機
單純使用太棒膠,約需等半小時後才能進行下個工序,因此使用釘槍加速作業

 
滾珠是已存放多年的零件,終於可以派上用場
奈米網格雙面膠帶則是免釘及固定的好夥伴,防止電話主機掉落

OA隔板中央原本就有擺放電話的圓座,但就只有置放物品的功能
但也看過好幾次同仁在接聽電話時,不慎讓主機掉落的畫面
因此才會有製作轉轉盤的構想

2025年4月14日

生活科技-自造-印象深刻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5樓有處個性刻印體驗區,可以體驗輸入指令,經由電腦程式轉譯,再透過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控制機器加工,簡稱CNC。根據程式及參數,能將材料(木頭、金屬、陶瓷、複合材料都可以在不同的切削工具中使用)在無外在干預的情形中完成製造。

利用電腦輸入圖案或圖形由雕刻機輸出的電腦刻印機(就是印章雕刻機),具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的特性,主要包含電腦主機、刻印軟體程式,以及雕刻機等三部分。刻印軟體安裝於電腦内,與微步進或伺服驅動控制器機具連線操作。刻印時藉由電腦介面輸入所需圖案或字體(印章大小),雕刻機收到程式要求後,開始進行刻印動作,具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的特性。

凸刻與凹刻科學小常識

凹刻的字是凹形狀,凸刻的字是凸起形狀,他們都是將筆畫顯示平面物體之上的的立體線條。凹刻與凸刻都是我國傳統刻字的兩種基本刻製方法。

凸刻底部肌理的刀痕是沖破傳統刻字的一個新的發展,是現代刻字的一個質的飛躍,從它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文學、美術、雕塑、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集結,感受到其內涵的審美複合的光輝。

現在刻字對於凹刻線條凹鑿和對凸刻底部肌理的處理,都展示了刀與刀之間語言的溝通,以刀代筆,把一刀一刀痕跡與木質結構紋理的質感,一目了然體現在作品中。

 
 
費用不貴,就跟現在委外刻一個木頭章也只要50100元一樣
有想法但無刻印的手工技術時,透過
CNC製作閒章也是不錯的選項

2024年7月3日

生活科技-自造-索瑪立方塊

10多年前做的,當時還沒有機具可用。雖然使用木工加法,但完全跟木工沒關係,因為長、寬、高各為1公分的正立方塊是買得到的現成品,使用工法就是膠合和上色。

接下來,
除了組成33的大立方體,
就是立體空間概念的各式挑戰了。

 

2024年5月19日

生活科技-自造-自製銲接台

使用工具:圓鋸機、手持砂磨機、手電鑽、老虎鉗、尖嘴鉗、電烙鐵(銲錫)。

使用材料:夾板(120mm*120mm*16mm)、銅線(1.6mm)、鱷魚夾。


材料全部是回收物,女兒睡到中午
我只好找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