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生活科學-壓力-計示氣壓計


長久以來,我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就是兩輪敞篷車,不論日出、月昇、刮風、下雨、大太陽或下雪(喂~),愛車總是陪伴在我身邊。它不只是我的代步工具,而且是我奮鬥的夥伴,不只在職場上,而且還看著我把女友變成老婆,所以保養上自然不能馬虎。

不過,第一輛車是母親送給我的,讓我可以騎去高雄補習、到高師大上學、奔向屏東夜遊、往嘉義北港朝拜,甚至是夜間在內門、永康兩地疾速往返,所以當時賣車的機車行老闆(兩位,父與子)講要換什麼,通常我都會照換,不會有太多考慮,因為總是要跑長途的嘛!不能在途中顧路。

考量到保養及修車的費用,終於,它在騎了十萬公里左右功成身退了。四年前,毅然決然換成現在的座騎,油門比較好控制,車身也沒有那麼重,時速從0加速到100只要4秒(我從沒這樣騎過,前項數據僅供參考)。那時候,也因為保養時比較會和老闆討論,所以才發現我被以前的那兩位機車行大小老闆坑了不少。包括齒輪油其實每5000公里換一次就好,以前的老闆竟然說1000公里就要換一次,鋼珠軸承服務價600元,竟然可以收到1600元!

後來親眼目睹了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從此我再也不去那一家維修。有一天,我去做例行性的保養,正當在換油品的時候,有位年紀約六~七十歲的老先生騎車到店門口,停下之後向正在修理其他車子的大老闆反應這裡的維修有問題,老先生的兒子騎車騎到一半,前輪就脫離龍頭投奔自由去了,害得他的兒子受傷住院。面對質問,大老闆只說:「謀摳寧啦!」小老闆在一旁也未見處理,兩人繼續低頭賺錢,完全沒有要釐清事實,也沒有要處理的意思。我當下決定,我不會再踏進這裡一步。

過沒幾年,這間開在右昌往左營的路上,規模還蠻大的機車店就倒了。我覺得賺錢真的要憑良心,經營好顧客這一塊才是長久之道。而且換了其他地方的維修店家以後,才發現維修保養其實沒有那麼貴。

現在的車子在換零件時,我都會問清楚,然後把換下來的零件拿回來研究。如果只是保養,我也會問其他的零件細節。所以才會有底下這張常見的畫面,但不一定有人會把它以照片紀錄下來。
這是充氣時常常會出現在氣閥附近的氣壓計,所表示的是計示氣壓
刻度有黑、紅兩圈,也就是單位有兩種,一個是kg,另外一個是psi 

計示氣壓計是量測輪胎內外的壓力差值,也就是胎內氣壓比外界大氣壓力高出多少。當外界是一大氣壓(1atm)而指針指在2.5atm時,所代表的意義是輪胎內的氣壓是3.5atm。為什麼要用這樣來表示呢?原因很簡單,如果指針指在1atm上代表的是胎內氣壓為1atm,那何必測量呢?我們身上所承受的就是大約一大氣壓呀!

況且,若內外壓力均為1atm,等於是內外互通的車胎怎麼可能上路?會被車身的重量壓扁的。所以胎內氣壓一定要比外界的大氣壓力高,不只是要克服來自於大氣的壓力、整輛車身的壓力,還要把輪胎表面撐得飽滿才行。

再想像一顆籃球的內外壓力均為1atm,那這顆球掉下去之後一定不會彈回手中,而且稍稍施加力量(形成外來的壓力)就會讓球變形,球再也不是圓的。那怎麼運球?抓籃板球的時候不就是像在抓抹布一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