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科學玩具-光學-魔鏡與偏振穿透家族


手邊有個自製版的魔鏡,是採用金融機構所贈予的手搖扇加以裁切、改裝而成,閃亮亮的金條背景上面印有華倫‧巴菲特的名字,增加了自己收藏的價值,這是一種利用光線來玩把戲的魔術道具,為何做成圓形呢?原因就在於比較好騙過精密但靈敏過了頭的眼睛。
偏振穿透家族的一員,兩年前就對這個魔術道具很有興趣,因為是科學相關
只要不玩強迫取牌等手法,操作上其實很簡單

第一次看到是在2010年一月社群在台東研習時,林鴻旭老師所分享的自製版,利用了撲克牌當引子,從黑暗中的鏡子中逐漸浮現出觀眾所抽出的牌。20118月聚會時也向張一州老師購得原版的魔術商品,所呈現的是韓國鈔票。後來在研習中也逐漸加入這項光學相關的活動,曾經在2011物理教學與示範研討會工作坊與南投縣自然領域國教輔導團所邀請的教師精進教學研習中實作過。
我則是利用膠帶的黏貼傳達混有驚奇的科學感覺,不是以魔術為主要訴求
周鑑恆教授看了這個教具,伸出拇指大大的比了一個讚(還好不是伸出中指)

其實這是偏振光的應用之一,利用兩片偏振片偏振軸方向的不同,改變疊合的角度使得光線在穿透程度上出現差異,並出現週而復始的明暗變化。我在裡面所加的膠帶其實是集大成於一身,把想要表達的偏振及旋光概念都呈現了。除了有黑白的變化以外,當然可以依需求出現色彩的變化。

以往出現過的偏振片的穿透魔術不勝枚舉,收集的道具儼然可以成為一個家族了,所以再來回顧一下利用偏振片這種素材可以做出什麼樣的作品。除了本篇介紹已經在研討會中發表的新面孔-魔鏡以外,我還有另外一個原創作品「科學玩具-光學-偏振陀螺」,融入各種元素讓轉動更為持久,輔以明暗與色彩的變化,讓觀察更為明顯。
基本入門款是偏光穿透魔術盒,利用多邊形的組合,創造出似是而非的影像
我只做不能改變角度的三角柱體和可以改變角度的四角柱體

多邊形的邊越多就越接近圓形,後來我研發改良出製作簡易的偏光穿透魔術筒
在論壇發表後,也在謝老師那邊發現袖珍版作品(珍奶吸管+鋼珠)

為了將理化和生物間搭建譬喻的橋樑,謝老師研發出模擬DNA螺旋的版本
螺紋重疊處會出現暗處,不過只要施點小技巧就可以成為彩色版

2011物理教學與示範研討會工作坊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經濟又實惠的海報管版本
雖然只是簡易的研發作品,但創意無價

偏振穿透家族陣容龐大,裡面也有許多製作時的技巧和撇步,花了我很多時間
引用時若不註明來源,不管是台灣人還是大陸人,都等同於有違道德的剽竊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